超濾離心管的正確使用方法
更新時間:2025-10-21 瀏覽次數:160
一、使用前準備
選型適配
根據目標蛋白分子量選截留分子量(MWCO)合適的超濾管,通常不超過目標蛋白分子量的1/3,如35kDa蛋白可選10kDa截留量超濾管。同時,確認超濾膜材質與樣本化學性質兼容,按樣本體積選容量規(guī)格,確保液面不超管頂標識線。
預處理
新超濾管可能含保護劑,需用純水或緩沖液浸泡后離心(1000×g,1分鐘)去除殘留。將其置于4℃冰箱預冷10分鐘,再放冰上預冷2 - 5分鐘,防膜變形或蛋白變性。若不立即使用,用20%乙醇浸泡,保持膜濕潤,避免干裂長菌。
二、操作流程
加樣與平衡
倒置離心去除殘留水后,輕柔加樣本,避免劇烈晃動。將超濾管對稱放入離心機轉子,確保質量重心平衡,防離心機震動。
離心參數
根據規(guī)格調整轉速(5000 - 12000×g),離心15 - 40分鐘,如10kDa截留量超濾管常用12000×g離心30分鐘。調低加速度,減少對膜沖擊。離心機預冷至4℃,防蛋白變性。離心后檢查管底有無蛋白沉淀,有則分析調整。
三、樣本收集與后續(xù)
回收濃縮液:用移液槍輕柔吸取或倒置離心回收,避免觸碰膜面。
置換緩沖液:濃縮至1mL后加新緩沖液,重復3次。
清洗保存:一次性超濾管用后丟棄;可重復使用的經純水、乙醇清洗消毒,短期用75%乙醇浸泡,長期用20%乙醇保存。

四、注意事項
控制離心力、正確放置方向防膜破損;預留足夠樣本量防損失;冰上操作、消毒防污染。
- (上一篇):移液器:精準掌控,開啟科研與實驗的“微”時代
- (下一篇):過濾支架:實驗室安全與效率的“隱形樞紐”